央视财经栏目对话:现代固态电池技术新的突破

时间:2023.01.17 点击量:3798

13日 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做客央视财经《年终讲》栏目,就固态锂电池近年的突破和发展,面向全国观众做了讲解和交流。

李泓在对话中表示,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包括交通出行、清洁能源、医疗电子、航空航天等生产和生活领域,其中出行方面,截至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25%,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在另一个重要领域储能方向,锂电池应用也得到高速发展,可以说锂电池驱动了新能源汽车和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
但是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每年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包括大型储能电站的着火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除了存在安全隐患外,目前新能源出行也还普遍存在里程焦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天开车续航里程会显著地下降---续航里程不够,充电时间过长,这些都是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锂电池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希望未来能够大幅提升锂电池的安全系数,同时做到在10分钟以内把电能补满,能够让汽车每次充电后再多开几百公里。
那么怎样才能够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同时,又满足快充和保证安全性?李泓指出,如果把容易燃烧的液态电解质换成不容易燃烧的固态电解质,就可以显著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充电电压等级,在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和高温稳定性之外,同时还具有更好的循环性和更长的日历寿命,这样的话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它不啻为电池技术的一场革命。
在对话中,他对世界各国的下一代电池技术规划娓娓道来,在谈及2022年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突破时,他如数家珍:卫蓝新能源已就原位固态化这个核心技术实现了工程化突破。原位固态化,能够将液态的电解质转化为更安全更稳定的,能耐更高电压的固态电解质,形成一个高速稳固的离子通道,再加上采用固态电解质的涂层隔膜,预锂化和固态化工艺,实现了更低内阻下的高安全性。

1.jpg

目前,中科院物理所诸多项目已经取得可喜的落地成果。例如卫蓝新能源于去年11月成功量产了360Wh/kg车规级固态电池产品,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达到1000 km。较好地解决了消费者最为关切的里程焦虑和安全性问题,这就标志着2023年,成为了中国车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开始。除了在动力电池方面应用迅速外,在储能方向我们也获得新的突破。卫蓝新能源固态储能电池产品已经实现全球首个2MWh级商业化示范项目应用,相信固态电池的装机将会推动整个储能行业技术在未来几年内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在介绍现有的突破性技术之余,李泓还畅想未来,就今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金属锂和硅负极匹配等技术方案的应用,向观众做了简要介绍。

2.png


李泓相信,未来固态电池随着时间的延长、技术的进步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会逐步完善,创新链将会逐步落地。中国的锂电池产业必将实现从1.04.0的技术进步---1.0就是早期的混合固液产品,2.0接近于准固态,3.0是全固态产品的开端, 4.0将会是全面满足各类应用的高效安全的全固态解决方案。全固态电池最终的技术发展和成熟必将推动交通、能源革命以及其他尖端科学领域的技术发展,继而显著提升我国工业技术和制造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已来,让我们大家持续努力,不断前行,共同开创固态电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