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蓝新能源:已完成300Wh/kg以上高镍三元固态电池开发

时间:2020.06.11 点击量:3951

https://qiniu.mfdemo.cn/weilanxinnengyuan/640.jpg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6月11日讯(肖何 北京报道)近期,动力电池企业接连祭出“黑科技”,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总经理俞会根指出,未来电池性能提升方向主要有两个:高能量密度方向和高功率密度方向。汽车动力电池更多的是高能量密度方向,所有的“黑科技”都会瞄准着这两个方向发展,或者兼容两个方向发展。在俞会根看来,黑科技只有用上了才能成为颠覆性技术,目前很多黑科技概念较多,但能落地参与和液态锂离子电池竞争的技术还较少。


640 https://qiniu.mfdemo.cn/weilanxinnengyuan/(1).jpg

640 https://qiniu.mfdemo.cn/weilanxinnengyuan/(2).jpg


6月10日,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一行专程调研卫蓝新能源,与卫蓝新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俞会根,副总经理李国刚、向晋,财务高级总监邓琳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资料显示,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房山与江苏溧阳拥有2大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3亿元。据俞会根介绍,公司在汽车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及无人机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都在进行研究开发。

其中,无人机电池领域,公司2020年7月将在溧阳量产无人机电池,产能设计2亿瓦时,生产可5C连续放电的270Wh/kg混合固液电池,同时会有少量的汽车动力电池共线生产。

储能电池领域,公司也做了一些研究开发工作,在磷酸铁锂电池的基础上做了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和循环寿命的优化设计,希望把电池做到真正的本质安全。

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公司完成了300Wh/kg以上高镍三元正极的混合固态电池设计开发,已经给多家国际国内整车厂送样测试,评价结果良好,成功通过针刺、挤压、过充、短路等滥用试验,循环寿命达到1200次以上。根据整车厂导入周期18-24个月考虑,该产品预计在2022年量产,后期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资金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640 https://qiniu.mfdemo.cn/weilanxinnengyuan/(3).jpg


俞会根称,卫蓝新能源的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原位固态化技术,出于对工艺技术路线的考虑,公司从设计阶段就希望固态电池的量产,能绝大部分兼容现有装备。现在更多的是新设备的开发,复合金属锂、固态电解质、离子导电膜等供应链的开发,目前因为量还没有上来,所以成本较高,但一旦成熟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可以与现有液态电池基本持平,甚至更低。


640 https://qiniu.mfdemo.cn/weilanxinnengyuan/(5).jpg

640 https://qiniu.mfdemo.cn/weilanxinnengyuan/(4).jpg


据悉,卫蓝新能源以打造核心技术平台为基础,完成了原位固态化技术、原子级键合技术、复合金属锂技术、固态电解质技术、离子导电膜技术、三维集流体技术等研究,实现了270Wh/kg无人机电池量产,300Wh/kg动力电池C样、400Wh/kg电池A样、500Wh/kg原理样机的开发。

在科研投入方面,卫蓝新能源目前人员规模已经超过260人,研发人员超过130人。未来10年内,公司将会确保以每年收入的20-30%投入到研发中来,通过不断地技术迭代创新,建立起与国际竞争对手的护城河。

专利方面,目前卫蓝新能源共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授权6项,涉及固态电池复合正极、固态电解质、隔膜和负极等核心材料和技术。2018年公司获得了国高新和村高新认证,也是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等奖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29日,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了固态电池一期项目奠基仪式,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项目投资1.8亿元,建成后预计形成年产1亿瓦时固态电池的生产规模。俞会根称,“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在溧阳的项目有一个半月的耽误,主要是供应商设备原因,预计2020年7月底以前投入生产。”

2017-2019年卫蓝新能源掌握原位固态化的工程工艺,初步完成核心技术体系,形成知识产权体系。俞会根透露,2020-2022年公司将推动关键材料全部实现量产;关键装备自主研发,形成整体解决方案;GWh级自动化产线投产。2023-2025年计划实现产品在高端3C、高端动力等领域规模应用;掌握数字化工厂技术。2026年以后推进技术和技术经济性同时领先的系列产品;成为行业标准和标杆企业,进入各主流领域。